close
印度:要“金”變“磚”麼?
頭條評論
盧比匯率暴跌,巨額資金流失,外匯儲備岌岌可危,近一段時間印度金融市場的表現,跟曾經竭力唱好印度市場的機構開瞭個極大的玩笑。
原本就對印度投資市場“不感冒”的吉姆·羅傑斯近期更直言,印度“已喪失投資價值”。而首創“金磚”概念的吉姆·奧尼爾則表示,如今“金磚”中僅中國名副其實,而“印度表現最為令人失望”。在這一輪美聯儲QE結束預期引發的資金撤離潮中,印度這塊“金磚”,難道真的要由“金”變“磚”麼?為何市場對印度政府的救市措施完全不買賬,嚴厲的外匯流出限制措施反倒引發市場恐慌和加速抽離?印度金融市場特別容易被“杠桿”攪起驚濤駭浪的根源在哪裡?
在“金磚四國”或“金磚五國”裡,印度向來享受著僅次於中國的聚焦光環。去年底中國經濟出現放緩信號後,許多原本就更看好印度經濟潛力、後勁的觀察傢更紛紛放言,認為印度趕超中國的步伐將加快。今年初,多傢金融機構在看空中國金融市場的同時,表示瞭對印度金融市場的樂觀期許,部分評論傢更具體指出“應重點關註印度金融和能源股票”,對印度盧比的走勢也持正面看法。
然而近一段時間印度金融市場的表現,卻仿佛跟這些機構、評論傢開瞭個極大的玩笑:印度盧比兌美元匯率過去3個月裡跌瞭19.5%,本周三(8月28日)創下瞭20年來最“黑暗”的一天,盧比兌美元匯率暴跌近4%,收至1美元兌68.85盧比創紀錄的低點,堪稱“今年全球表現最差的貨幣”;而印度股指自5月下旬至今累計下跌近10%,自8月15日起的一周則下跌瞭6%;摩根士丹利的數據顯示,截至7月底,印度外匯儲備僅剩2800億美元,較一個季度前縮水近5.5%;印度官方數據則顯示,去年一年,“被看好”的印度總共吸引外國直接投資不足200億美元,這個數字隻有同期中國的1/10弱。
更麻煩的是,這個糟糕局面尚在延續:盧比匯率方面,瑞銀8月21日預測稱,其匯率未來一段時間內將再貶值10.5%,並引發信貸風險上揚和資金持續外流等後果,同日德意志銀行預測,盧比對美元匯率未來一個月內將達70 1的歷史新低;外匯儲備方面,印度財長帕拉齊亞潘·奇丹巴拉姆8月22日表示,印度外儲縮水趨勢並未扭轉,已從7月底的2800億美元,減至2770億美元;此外,印度政府官方公告稱,自5月22日至8月21日,3個月內從印度市場流失的資金高達1140億美元,印度債市遭受重創。
而印度一度緊追中國的高GDP增速,如今卻以比中國更醒目的速度下滑:當前印度GDP增速隻有5%左右(今年1季度為4.8%),且有進一步放緩的跡象。隨著經濟的放緩,各評級機構和金融評論傢也開始對印度挑剔苛刻起來,標普8月21日宣稱,未來一至兩年內再度下調印度主權債務評級的概率“達1/3”,而在其評級系統中印度的評級已降至BBB-的低水平;匯豐環球資產盡管仍然看好新興市場金融市場,卻唯獨對印度股市評價糟糕,在其看來,原本被許多機構重點推介的金融、能源等龍頭股成瞭領跌先鋒,投資環境也毫無改善跡象,在那裡投資將“被懷疑是越來越大的錯誤”;原本就對印度投資市場“不感冒”的吉姆·羅傑斯更直言,印度債務占GDP比重大幅攀升(截至今年3月的上個財年為4.8%),且經濟治理能力低下,因此“已喪失投資價值”。
首創“金磚”概念的原高盛首席經濟學傢吉姆·奧尼爾8月24日表示,如今“金磚”中僅中國名副其實,而“印度表現最為令人失望”。印度這塊“金磚”,難道真的要由“金”變“磚”麼?
不少投資者指出,印度目前所面臨的金融風暴,由美國經濟出現回暖信號、美聯儲屢屢放出將結束量化寬松,大量資金抽離轉回美國及歐洲金融市場所致。
很顯然,印度政府自己也是這麼理解的,因此本月以來采取瞭一系列應對措施:本月中旬,印度政府、央行連續出臺抑制資本外流的措施,包括將個人資金匯出上限從原先的20萬美元削減至7.5萬美元,限制印度公民海外購置資產,禁止進口金幣,對購買黃金征收10%稅率(這已是今年第三次這麼做);印度央行還緊急向市場註入流動性,8月21日,央行宣佈通過公開市場購買價值800億盧比(約合13億美元)國債,以阻止盧比匯率繼續下滑。更早一些,7月18日,印度央行將兩大基準利率從8.25%大幅上調至10.25%,並通過公開市場銷售價值1200億盧比(約合20億美元)國債。至8月22日,印度國債收益率已高達8.9%。
然而市場似乎完全不買賬,高收益率的國債未能吸引全球投資者,嚴厲的外匯流出限制措施反倒引發市場恐慌和加速抽離。
一些研究機構(如野村證券)認為,印度經濟最根本的問題並不在美國量化寬松即將結束等外因,而在印度經濟決策層自己。由於決策效率低下,政策朝令夕改,投資者的信心開始動搖,而這種情況近期並未有所改變。有分析傢舉例稱,印度7月中旬剛剛宣佈加息和出售國債,這意味著收緊流動性和提高負債率,僅一個月後又宣佈釋放流動性。
正如一些分析傢所指出的,最初盧比的下滑,實際上是印度政府刺激出口政策的部分結果,但隨著匯率失控,印度政府又轉而去幹預匯市。更要命的是,由於通脹率已近10%,印度央行所能選擇的金融手段十分有限。
印度財長奇丹巴拉姆日前表示,其經濟治理目標之一,是將經常賬戶赤字從上個財年的4.8%降至3.7%。且不說即便如此,印度本財年外部融資缺口將高達700億美元,2014年3月本財年結束時,印度官、商各界所需償還的海外債務也將高達1720億美元,更麻煩的是,他打算怎麼做?
印度政府已多次暗示,將考慮削減諸如能源補貼等政府開支,然而這意味著讓原本就差強人意的對低收入階層的扶助進一步降低,這種“劫貧濟富”的手段在政局復雜的印度將造成的混亂與沖擊可想而知;而削減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政府投資,又將令印度經濟增速進一步下滑。
明年5月印度就將舉行大選,按慣例,選前印度政府效率將更加低下,各種經濟治理措施都會因被選情所牽制而難以充分發揮作用,這自然也不是市場願意聽到的聲音。
正因如此,印度官方的“救市”反倒刺激投資者加速“逃離”:限制資金流出被解讀為可能實行更嚴厲外匯管制,“趁還來得及趕緊逃”。
平心而論,市場的反應似乎有些過頭:外匯儲備和財政赤字看似兇險,但正如世行首席經濟學傢考希克·巴蘇所言,其嚴重性被誇大瞭——1991年印度金融危機時,外儲隻夠三周進口所需,而如今則可支撐7個月有餘。而由於印度金融市場相對開放,國際遊資又極富杠桿性、投機性,正面或負面效應都會被認為放大,以作為掀動市場波瀾、從中博取利益的杠桿。
但問題是,市場的恐慌是真實的,資金的外流也是真實的,而印度政府的調控措施,如前所述是凌亂和相互矛盾的,迄今為止也是無效,甚至起反效果的。
一些國際機構、評論傢紛紛拿出自己的“藥方”,如有人建議放棄維護本幣,任由盧比下跌,把“保增長”放在優先地位;還有人則主張向IMF求助,壓縮福利、提高利率、減少政府債務、穩定本幣匯率,把“保穩定”當作頭等大事。但麻煩在於,這兩劑藥對印度政府而言,都是難以下咽的:倘“保增長”,則意味著對通脹風險暫且視而不見,而目前已近10%的通脹率隨時可能成為定時炸彈;倘“保穩定”,則意味著不僅任由已下滑瞭一小半的GDP增速繼續直線墜落,更意味著將因削減福利而得罪本已得罪瞭的印度中低收入者。大選在即,誰敢做這樣或那樣的賭博性選擇題?即便選瞭,投資者就會買賬麼?
正如英國《金融時報》所評論的那樣,印度金融市場之所以特別容易被“杠桿”攪起驚濤駭浪,國際大背景固然是一個方面,但國內外市場和投資者對印度政府的經濟治理能力缺乏信任度,才是一切問題的關鍵。恢復對這種政府經濟治理能力的信心,恐怕比恢復市場對印度盧比的信心,還要難得多。
陶短房(知名專欄作傢,國際政治、經濟評論人)
頭條評論
盧比匯率暴跌,巨額資金流失,外匯儲備岌岌可危,近一段時間印度金融市場的表現,跟曾經竭力唱好印度市場的機構開瞭個極大的玩笑。
原本就對印度投資市場“不感冒”的吉姆·羅傑斯近期更直言,印度“已喪失投資價值”。而首創“金磚”概念的吉姆·奧尼爾則表示,如今“金磚”中僅中國名副其實,而“印度表現最為令人失望”。在這一輪美聯儲QE結束預期引發的資金撤離潮中,印度這塊“金磚”,難道真的要由“金”變“磚”麼?為何市場對印度政府的救市措施完全不買賬,嚴厲的外匯流出限制措施反倒引發市場恐慌和加速抽離?印度金融市場特別容易被“杠桿”攪起驚濤駭浪的根源在哪裡?
在“金磚四國”或“金磚五國”裡,印度向來享受著僅次於中國的聚焦光環。去年底中國經濟出現放緩信號後,許多原本就更看好印度經濟潛力、後勁的觀察傢更紛紛放言,認為印度趕超中國的步伐將加快。今年初,多傢金融機構在看空中國金融市場的同時,表示瞭對印度金融市場的樂觀期許,部分評論傢更具體指出“應重點關註印度金融和能源股票”,對印度盧比的走勢也持正面看法。
然而近一段時間印度金融市場的表現,卻仿佛跟這些機構、評論傢開瞭個極大的玩笑:印度盧比兌美元匯率過去3個月裡跌瞭19.5%,本周三(8月28日)創下瞭20年來最“黑暗”的一天,盧比兌美元匯率暴跌近4%,收至1美元兌68.85盧比創紀錄的低點,堪稱“今年全球表現最差的貨幣”;而印度股指自5月下旬至今累計下跌近10%,自8月15日起的一周則下跌瞭6%;摩根士丹利的數據顯示,截至7月底,印度外匯儲備僅剩2800億美元,較一個季度前縮水近5.5%;印度官方數據則顯示,去年一年,“被看好”的印度總共吸引外國直接投資不足200億美元,這個數字隻有同期中國的1/10弱。
更麻煩的是,這個糟糕局面尚在延續:盧比匯率方面,瑞銀8月21日預測稱,其匯率未來一段時間內將再貶值10.5%,並引發信貸風險上揚和資金持續外流等後果,同日德意志銀行預測,盧比對美元匯率未來一個月內將達70 1的歷史新低;外匯儲備方面,印度財長帕拉齊亞潘·奇丹巴拉姆8月22日表示,印度外儲縮水趨勢並未扭轉,已從7月底的2800億美元,減至2770億美元;此外,印度政府官方公告稱,自5月22日至8月21日,3個月內從印度市場流失的資金高達1140億美元,印度債市遭受重創。
而印度一度緊追中國的高GDP增速,如今卻以比中國更醒目的速度下滑:當前印度GDP增速隻有5%左右(今年1季度為4.8%),且有進一步放緩的跡象。隨著經濟的放緩,各評級機構和金融評論傢也開始對印度挑剔苛刻起來,標普8月21日宣稱,未來一至兩年內再度下調印度主權債務評級的概率“達1/3”,而在其評級系統中印度的評級已降至BBB-的低水平;匯豐環球資產盡管仍然看好新興市場金融市場,卻唯獨對印度股市評價糟糕,在其看來,原本被許多機構重點推介的金融、能源等龍頭股成瞭領跌先鋒,投資環境也毫無改善跡象,在那裡投資將“被懷疑是越來越大的錯誤”;原本就對印度投資市場“不感冒”的吉姆·羅傑斯更直言,印度債務占GDP比重大幅攀升(截至今年3月的上個財年為4.8%),且經濟治理能力低下,因此“已喪失投資價值”。
首創“金磚”概念的原高盛首席經濟學傢吉姆·奧尼爾8月24日表示,如今“金磚”中僅中國名副其實,而“印度表現最為令人失望”。印度這塊“金磚”,難道真的要由“金”變“磚”麼?
不少投資者指出,印度目前所面臨的金融風暴,由美國經濟出現回暖信號、美聯儲屢屢放出將結束量化寬松,大量資金抽離轉回美國及歐洲金融市場所致。
很顯然,印度政府自己也是這麼理解的,因此本月以來采取瞭一系列應對措施:本月中旬,印度政府、央行連續出臺抑制資本外流的措施,包括將個人資金匯出上限從原先的20萬美元削減至7.5萬美元,限制印度公民海外購置資產,禁止進口金幣,對購買黃金征收10%稅率(這已是今年第三次這麼做);印度央行還緊急向市場註入流動性,8月21日,央行宣佈通過公開市場購買價值800億盧比(約合13億美元)國債,以阻止盧比匯率繼續下滑。更早一些,7月18日,印度央行將兩大基準利率從8.25%大幅上調至10.25%,並通過公開市場銷售價值1200億盧比(約合20億美元)國債。至8月22日,印度國債收益率已高達8.9%。
然而市場似乎完全不買賬,高收益率的國債未能吸引全球投資者,嚴厲的外匯流出限制措施反倒引發市場恐慌和加速抽離。
一些研究機構(如野村證券)認為,印度經濟最根本的問題並不在美國量化寬松即將結束等外因,而在印度經濟決策層自己。由於決策效率低下,政策朝令夕改,投資者的信心開始動搖,而這種情況近期並未有所改變。有分析傢舉例稱,印度7月中旬剛剛宣佈加息和出售國債,這意味著收緊流動性和提高負債率,僅一個月後又宣佈釋放流動性。
正如一些分析傢所指出的,最初盧比的下滑,實際上是印度政府刺激出口政策的部分結果,但隨著匯率失控,印度政府又轉而去幹預匯市。更要命的是,由於通脹率已近10%,印度央行所能選擇的金融手段十分有限。
印度財長奇丹巴拉姆日前表示,其經濟治理目標之一,是將經常賬戶赤字從上個財年的4.8%降至3.7%。且不說即便如此,印度本財年外部融資缺口將高達700億美元,2014年3月本財年結束時,印度官、商各界所需償還的海外債務也將高達1720億美元,更麻煩的是,他打算怎麼做?
印度政府已多次暗示,將考慮削減諸如能源補貼等政府開支,然而這意味著讓原本就差強人意的對低收入階層的扶助進一步降低,這種“劫貧濟富”的手段在政局復雜的印度將造成的混亂與沖擊可想而知;而削減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政府投資,又將令印度經濟增速進一步下滑。
明年5月印度就將舉行大選,按慣例,選前印度政府效率將更加低下,各種經濟治理措施都會因被選情所牽制而難以充分發揮作用,這自然也不是市場願意聽到的聲音。
正因如此,印度官方的“救市”反倒刺激投資者加速“逃離”:限制資金流出被解讀為可能實行更嚴厲外匯管制,“趁還來得及趕緊逃”。
平心而論,市場的反應似乎有些過頭:外匯儲備和財政赤字看似兇險,但正如世行首席經濟學傢考希克·巴蘇所言,其嚴重性被誇大瞭——1991年印度金融危機時,外儲隻夠三周進口所需,而如今則可支撐7個月有餘。而由於印度金融市場相對開放,國際遊資又極富杠桿性、投機性,正面或負面效應都會被認為放大,以作為掀動市場波瀾、從中博取利益的杠桿。
但問題是,市場的恐慌是真實的,資金的外流也是真實的,而印度政府的調控措施,如前所述是凌亂和相互矛盾的,迄今為止也是無效,甚至起反效果的。
一些國際機構、評論傢紛紛拿出自己的“藥方”,如有人建議放棄維護本幣,任由盧比下跌,把“保增長”放在優先地位;還有人則主張向IMF求助,壓縮福利、提高利率、減少政府債務、穩定本幣匯率,把“保穩定”當作頭等大事。但麻煩在於,這兩劑藥對印度政府而言,都是難以下咽的:倘“保增長”,則意味著對通脹風險暫且視而不見,而目前已近10%的通脹率隨時可能成為定時炸彈;倘“保穩定”,則意味著不僅任由已下滑瞭一小半的GDP增速繼續直線墜落,更意味著將因削減福利而得罪本已得罪瞭的印度中低收入者。大選在即,誰敢做這樣或那樣的賭博性選擇題?即便選瞭,投資者就會買賬麼?
正如英國《金融時報》所評論的那樣,印度金融市場之所以特別容易被“杠桿”攪起驚濤駭浪,國際大背景固然是一個方面,但國內外市場和投資者對印度政府的經濟治理能力缺乏信任度,才是一切問題的關鍵。恢復對這種政府經濟治理能力的信心,恐怕比恢復市場對印度盧比的信心,還要難得多。
陶短房(知名專欄作傢,國際政治、經濟評論人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