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美國商標申請推薦所所長:以新作為打造“上海服務”金字招牌

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所所長:以新作為打造“上海服務”金字招牌

2017-12-26 04:21:53 來源:文匯報 選稿:王浩也

原標題:以新作為打造“上海服務”金字招牌

在新的時代坐標中堅定追求卓越的發展取向,我們要保持改革創新的銳氣,堅持用改革開放的思路辦法解決發展中的矛盾問題,把發展動力真正轉到創新驅動上來,以新作為打造“上海服務”的金字招牌,為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中國提供新動能

我國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,上海作為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,當好新時代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、創新發展先行者,責無旁貸要在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發揮更重大作用。加快提升上海服務能級、全力打響“上海服務”品牌是國傢對上海的工作要求,是新時代上海構築發展戰略優勢、培育新動能的重要舉措之一。

作為品牌的“上海服務”,其內涵非常豐富,既有城市綜合服務功能的打造,也有服務經濟能級的提升,還有服務環境和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。重點指向的是輻射全國乃至全球的服務功能。目標是要具有更加強大的服務能級,能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配置資源,有能力為全國服務、為更大范圍的企業和人群服務。

增強城市綜合服務功能

上海是全國的上海,上海的使命並不隻是體現在自身發展的水平上,更重要的是服務全國大局,集聚和配置全球要素資源,代表國傢參與全球合作競爭。全力打響“上海服務”品牌,需要進一步提升上海服務國傢戰略的能力,需要在服務全國中豐富或調整“上海服務”的內涵,不斷為品牌增添新魅力。

作為國傢經濟中心城市,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已成為上海發展的獨特優勢,必須進一步增強中心城市的服務功能和輻射作用。服務長三角、服務長江經濟帶、成為“一帶一路”建設的美國商標登記橋頭堡,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做好“上海服務”,是上海在新時代的新使命。國際經濟中心、金融中心、貿易中心、航運中心在上海集聚,是上海發展的最大競爭優勢。上海發展到今天這樣一個新階段,逐漸從要素的“集聚”和“虹吸”效應階段,進入“擴散”和“輻射”作用的新階段,這也符合城市和區域經濟發展的所謂技術、人才和其他要素的“梯度推移”的內在規律。要加強“四個中心”與自貿試驗區、科創中心建設兩大國傢戰略融合聯動,打造體現國際高端水平的新功能,為全國經濟發展增添強勁動力。同時,上海也要在服務全國的過程中,不斷拓展自身的發展空間。當然,服務功能的提升是一個持續強化的過程,到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“四個中心”後,還要繼續對標全球城市的最高標準,不斷提升國際經濟、金融、貿易、航運、科技創新中心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,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,更好地代表國傢參與全球合作競爭。

發展高能級服務經濟

近年來,上海把經濟結構調整作為主攻方向,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。從產業結構看,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基本形成。新技術、新產業、新業態、新模式的“四新”經濟加快培育,機器人、3D打印、車聯網、雲計算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。去年,上海服務經濟占GDP比重第一次超過瞭70%,基本達到瞭世界級“服務型城市”的標準。大大提升瞭的城市服務能級,為持續打響“上海服務”品牌夯實瞭根基。

從全球城市發展規律來看,特大型城市的服務經濟已經超越瞭傳統的狹義的“第三產業”概念,體現的是現代產業發展的服務化、功能化和高附加值等核心功能。發展高能級的服務經濟,是上海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之一。核心問題是需要繼續提升服務經濟的能級、質量和水平,關鍵是要發展知識密集型、人力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復雜程度高的服務經濟,大力培育平臺經濟、分享經濟、體驗經濟等適應互聯網時代特點的新業態、新模式;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、高端化、智能化拓展,帶動制造業轉型升級;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提升,擴大有效供給,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。

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

優質高效的政府服務是“上海服務”品牌的應有之義。打響“上海服務”品牌,需要進一步加快政府自身改革,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。在“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”的同時,“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”。在“放管服”改革上,該放的權要放得更徹底、更到位,把經濟管理權放到離市場最近的地方,把社會管理權放到離老百姓最近的地方;該管的要管得更科學、更到位、更高效,以事中事後監管為原則,事前審批為特例;服務要更精準、更貼心,政府公務員要強化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,做到無事不擾,專心提供優質服務,當好服務企業的“店小二”。對標國際最高標準、最好水平,不斷提升制度環境軟實力,努力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。加快形成法治化、國際化、便利化的營商環境,成為貿易投資最便利、行政效率最高、服務管理最規范、法治體系最完善的城市之一,爭取達到國際先進美國商標註冊水平。

全力打響“上海服務”品牌,也必將更好地提高民生質量,促進社會事業發展,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,真正做到“城市,讓生活更美好”。

百尺竿頭須進步,十方世界是全身。在新的時代坐標中堅定追求卓越的發展取向,我們要保持改革創新的銳氣,堅持用改革開放的思路辦法解決發展中的矛盾問題,把發展動力真正轉到創新驅動上來,以新作為打造“上海服務”的金字招牌,為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中國提供新動能。

(作者為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所所長、研究員)


arrow
arrow

    cuw444eo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